《热风》:“一是之学说”

  我从《学灯》上看见驳吴宓君《新文化运动之反应》〔2〕这一篇文章之后,才去寻《中华新报》〔3〕来看他的原文。   那是一篇浩浩洋洋的长文,该有一万多字罢,——…

《热风》:“以震其艰深”

  上海租界上的“国学家”,以为做白话文的大抵是青年,总该没有看过古董书的,于是乎用了所谓“国学”来吓呼他们。《时报》上载着一篇署名“涵秋”的《文字感想》〔2〕…

《热风》:不懂的音译

  一   凡有一件事,总是永远缠夹不清的,大约莫过于在我们中国了。   翻外国人的姓名用音译,原是一件极正当,极平常的事,倘不是毫无常识的人们,似乎决不至于还…

《热风》:对于批评家的希望

  前两三年的书报上,关于文艺的大抵只有几篇创作(姑且这样说)和翻译,于是读者颇有批评家出现的要求,现在批评家已经出现了,而且日见其多了。   以文艺如此幼稚的…

《热风》:儿歌的“反动”

  一儿歌胡怀琛〔2〕   “月亮!月亮!   还有半个那里去了?”   “被人家偷去了。”   “偷去做甚么?”   “当镜子照。”   二反动歌小孩子天上半…

《热风》:估《学衡》

  我在二月四日的《晨报副刊》〔2〕上看见式芬先生的杂感〔3〕,很诧异天下竟有这样拘迂的老先生,竟不知世故到这地步,还来同《学衡》〔4〕诸公谈学理。夫所谓《学衡…

《热风》:即小见大

  北京大学的反对讲义收费风潮〔2〕,芒硝火焰似的起来,又芒硝火焰似的消灭了,其间就是开除了一个学生冯省三。   这事很奇特,一回风潮的起灭,竟只关于一个人。倘…

《热风》:事实胜于雄辩

  西哲说:事实胜于雄辩。我当初很以为然,现在才知道在我们中国,是不适用的。   去年我在青云阁的一个铺子里买过一双鞋,今年破了,又到原铺子去照样的买一双。  …

《热风》:所谓“国学”

  现在暴发的“国学家”之所谓“国学”是什么?   一是商人遗老们翻印了几十部旧书赚钱,二是洋场上的文豪又做了几篇鸳鸯蝴蝶体〔2〕小说出版。   商人遗老们的印…

《热风》:题记

  现在有谁经过西长安街一带的,总可以看见几个衣履破碎的穷苦孩子叫卖报纸。记得三四年前,在他们身上偶而还剩有制服模样的残余;再早,就更体面,简直是童子军〔1〕的…

《热风》:望勿“纠正”

  汪原放〔2〕君已经成了古人了,他的标点和校正小说,虽然不免小谬误,但大体是有功于作者和读者的。谁料流弊却无穷,一班效颦〔3〕的便随手拉一部书,你也标点,我也…

《热风》:为“俄国歌剧团”

  我不知道,——其实是可以算知道的,然而我偏要这样说,——俄国歌剧团〔2〕何以要离开他的故乡,却以这美妙的艺术到中国来博一点茶水喝。你们还是回去罢!   我到…

《热风》:无题

  私立学校游艺大会〔2〕的第二日,我也和几个朋友到中央公园去走一回。   我站在门口帖着“昆曲”两字的房外面,前面是墙壁,而一个人用了全力要从我的背后挤上去,…

《热风》:智识即罪恶

  我本来是一个四平八稳,给小酒馆打杂,混一口安稳饭吃的人,不幸认得几个字,受了新文化运动的影响,想求起智识来了。   那时我在乡下,很为猪羊不平;心里想,虽然…

《热风》:随感录二十五

  我一直从前曾见严又陵〔2〕在一本什么书上发过议论,书名和原文都忘记了。大意是:“在北京道上,看见许多孩子,辗转于车轮马足之间,很怕把他们碰死了,又想起他们将…

《热风》:随感录33

  现在有一班好讲鬼话的人,最恨科学,因为科学能教道理明白,能教人思路清楚,不许鬼混,所以自然而然的成了讲鬼话的人的对头。于是讲鬼话的人,便须想一个方法排除他。…

《热风》:随感录35

  从清期末年,直到现在,常常听人说“保存国粹”这一句话。   前清末年说这话的人,大约有两种:一是爱国志士,一是出洋游历的大官。他们在这题目的背后,各各藏着别…

《热风》:随感录36

  现在许多人有大恐惧;我也有大恐惧。   许多人所怕的,是“中国人”这名目要消灭;我所怕的,是中国人要从“世界人”中挤出。   我以为“中国人”这名目,决不会…

《热风》:随感录37

  近来很有许多人,在那里竭力提倡打拳。记得先前也曾有过一回,但那时提倡的,是满清王公大臣〔2〕,现在却是民国的教育家〔3〕,位分略有不同。至于他们的宗旨,是一…

已加载全部内容

没有更多内容了

返回顶部